人生短短幾個秋,每個人都想要健健康康的過完一生,但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很難不仰賴外力的輔助。幫你分擔壓力的除了親朋好友,還有 輪椅坐墊 跟 氣墊床 ; 會摟著你的腰的不只有愛人,還有 移位腰帶 ;受傷沒力了,能幫你的除了醫護人員, 輪椅拐杖 唯你使用。 輔具是什麼 ? 又跟物理治療有什麼關係 ? 首先,先來看看輔具的定義 : 「特別生產或一般用於預防、補償、監測、減輕或緩和機能損傷、活動限制和參與侷限的任何產品,包括裝置、設備、儀器、技術和軟體,只要能夠『幫助人類達到活動及各種功能目的』的器具與工具」-------------------------------------------- (CNS 15390 身心障礙者輔具-分類與術語 ) 落落長 … 老師你在說蝦米碗糕 ? 簡單來說輔具就是「 輔助生活的便利品 」,各式各樣的物品只要能幫助你生活更方便,就能算是輔具﹝像是眼鏡﹞,所以輔具絕對不是只有老年人或身心障礙者適用哦!輔具有千百種,同一種用途也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樣貌。用對了,輔具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的問題;用錯了,不僅吃力還減少效率,甚至還會造成使用者的受傷。 簡單小例子: 一個老奶奶,走路能力尚可,只是偶爾會走不穩且容易覺得疲倦。今天奶奶想去逛逛菜市場需要輔具的幫忙,家裡剛好有之前爺爺中風住院時,拿來練習走路的 助行器 ,走了幾步發現怎麼比不拿走起來還更加累人 …。 想想看如果今天用的是 助步車 ,不但有菜籃,累了還可以坐著休息,又不用每走一步都把助行器抬起來,那是不是比起助行器更適合在戶外活動時使用呢? 另一個常見的狀況是輔具評估人員在為個案配置適合的輪椅時,需要量臀寬、腳長之類的數據,經常會被問到:「輪椅不是都一樣喔。」 輪椅的外貌或許大家看起來都覺得一樣,但一些小眉角﹝椅面角度、扶手高度等等﹞就足以改變個案的使用體驗。 假如今天輪椅並不是為個案量身調整過﹝像是公用的輪椅﹞,就會有卡卡不順的感覺,更嚴重可能會有姿勢歪斜以及使用傷害的問題。 輔具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 選擇最適合的輔具,除了對產品作用熟悉外,對身體狀況也得瞭若指掌。帕金森氏症、中風、腦性麻痺 … 等,都是在輔具評估很常遇到的個案,物理治療師可以給予最適合的輔具建議,調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