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9的文章

牽絆一生的疾病 - 多發性硬化症(上)

       先前與大家提過退化性疾病是甚麼(參考: 牽絆一生的疾病 - 巴金森氏症篇 ),主要因中樞神經系統退化導致疾病的不可逆,這次則要與大家討論一個,大家相對較陌生的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 ,許多人都不了解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是會變得很僵硬的疾病嗎?甚至有患者曾經問過小編我說,我是不是得了漸凍人疾病?其實多發性硬化症與漸凍人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雖然都是進行性疾病,卻有不同的病程及致病原因,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多發性硬化症吧!       甚麼是多發性硬化症 ?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發生在 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纖維慢性發炎的髓鞘脫失 ,又稱 去髓鞘化(demyelination) ,目前造成去髓鞘化的原因尚不明確,有些認為是不明感染導致自體免疫系統攻擊、破壞髓鞘。         中樞神經系統及周邊神經系統都有負責傳遞訊息的神經細胞,為了要讓我們的神經傳導速度變得更快,身體會製造 髓鞘 (myelin sheath),使神經傳導變成跳躍式傳導,傳導速度加快,在中樞神經系統,負責製造髓鞘的主要是 寡樹突膠細胞 ( Oligodendrocytes ) ,而周邊神經系統則是 許旺細胞(S chwann cell ) ,當 神經纖維發炎造成去髓鞘,將嚴重影響神經傳導速度,進而影響全身功能 。 一層一層像灌腸的東西,即為「 髓鞘 」         多發係硬化症常見發生於較冷區域,年輕女性及白人居多,目前研究指出發病年齡介於20-40歲,高峰期為30歲,女性與男性發生率比為2:1,而常見去髓鞘化的部位是腦室旁白質、視神經、脊髓與小腦腳,目前尚無標準明確的治療方式,主要以症狀治療、減少復發率為主。 多發性硬化症的分類有哪些?         多發性硬化症,在臨床觀察到的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其中以復發緩解型最多。 1. 復發緩解型(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 RRMS)         最常見 的多性硬化症類型,約占多發性硬化症的70-85%,復發緩解型患者會出現症狀,但幾乎可以在 每次發作之後達到部分或完全的復原 。隨著時間患者可能反覆發生並緩解,多數緩解可以達到原本的狀態,當然也有些未完全恢復,約有50%患者

隱藏的炸彈-腹主動脈瘤

          當你做檢查時醫師告訴你有腹主動脈瘤時會是什麼心情呢?是不是心裡想:「什麼?主動脈!而且還長瘤!那這樣破掉會不會危急生命呢?」根據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會的」。         主動脈瘤一旦破裂,死亡率確實很高,甚至手術後還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仍會死亡,但是難道大家有腹主動脈瘤就只能任由這顆不定時炸彈在身體內蠢蠢欲動,等它哪天自行爆發嗎?還是我們能有什麼方式去處理這顆不定時炸彈呢?今天的專題就要讓大家簡單認識腹主動脈瘤,並且與大家分享物理治療可以做什麼! 甚麼是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是在腹主動脈處有異常的膨大,而膨大的直徑超過3公分(有些出處為2.5公分)成因可能與血管的彈性纖維病變或退化有關,腹主動脈瘤好發率會隨著年紀增加逐漸上升,男性的好發率又高於女性,造成腹主動脈瘤形成的原因可能包括一般常提到的 肥胖與高血壓、高血脂 外, 抽菸 也是危險因子之一。 圖片來源: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54351         腹主動脈瘤確實就像一顆隱藏的炸彈,無聲無息沒有症狀,民眾常因為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到醫院就診進行影像檢查時才會發現,然而腹主動脈瘤影響到其他器官時可能也會有症狀的產生,像是壓到下腔靜脈會引起 下肢水腫 ,當腹主動脈瘤破裂時會造成 低血壓以及腹部或背部的抽痛 。         現今的處置方式多為服用藥物以及進行戒菸衛教,但當動脈瘤直徑大於5公分或是出現症狀時就會考慮手術的介入,不過在尚未進行手術前其實也是可以靠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訓練去改善血管功能、促進心肺耐力,甚至降低術後併發症喔! 那到底物理治療該如何去協助民眾設定訓練計畫呢?         根據研究建議運動強度設定在 中等強度 ,即為 自覺用力係數(RPE)設定在4-6分 ,大約是 還可以邊運動邊說話的喘度 ,以有氧運動的方式進行,像是腳踏車或是跑步機上快走,進行中等強度運動顯示可以 增加氧氣使用的效率,幫助心肺耐力的改善 。         此外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訓練在未來進行動脈瘤手術可以顯著 降低心臟、肺臟以及腎臟的術後併發症發生率 ,也可以降低術後住院天數。另外在過去研究就曾顯示運動可以改善血管功能改善高血壓的狀況,其實對於腹主動脈瘤的患者,他們的

投擲運動的熱身處方

      現在越來越多人投入運動的行列,不論你是有規律運動習慣,或是周末運動員, 運動總是害怕發生傷害 ,許多人參與運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健康,結果運動反而造成受傷實在太悲哀。預防運動傷害的方式很多種,而 暖身運動 則是佔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做好暖身在運動能讓運動傷害大幅降低哦!     常見的暖身運動非常多, 慢跑、敏捷訓練、動態伸展 …,舉凡能讓整個身體熱起來,活絡全身的動作皆是熱身運動。但對於專項運動來說,這些熱身對於反覆單一的專項動作可能還是不夠,本周專題就來針對 投擲類 或是 過肩運動 (棒球、羽球、排球...)專屬的暖身運動來做介紹,而這類運動的一個很大特色在於 肩膀使用量非常之大 ,過往傳統對於這類專項的熱身可能就只有轉轉肩膀或做單純肩膀內轉外轉,究竟有沒有更有效的熱身方法?就讓我們來看下去!     本次示範以滑輪機做示範,平常在外只需要準備 一條彈力帶 就可以囉!     以下為方便解說,皆以右手為熱身的一側,當你是換左手時就將有分左右的部分對調即可。 一、水平拉+軀幹旋轉 準備姿勢: 雙腳與肩同寬,右手抓住彈力帶,身體轉向左邊。 開始動作: 右手向後拉同時上半身往右旋轉,雙腳與骨盆保持不動。     肩膀活動時不是只有單純肩膀的活動,熱身時要注意合併周圍關節肌肉一同活動! 二、水平推+軀幹旋轉 準備姿勢: 雙腳與肩同寬,右手抓住彈力帶,身體轉向右邊。 開始動作: 右手向前推同時上半身向左旋轉,雙腳與骨盆保持不動     推與拉構成肩膀活動的基礎,搭配軀幹旋轉更能有效連結上肢與下肢。 三、斜向旋轉推 準備姿勢: 將彈力帶固定在稍高一點的位置,大概與身高差不多。 右手抓住彈力帶,下半身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弓箭步站姿。 開始動作: 兩腳保持不動,旋轉骨盆與軀幹帶動右手向左腳掌方向斜下推。     這個乍看之下好像跟第二項很相似,但將原本水平的方向改以斜向的方式,讓整個軀幹與下肢有更多平面的參與。 四、旋轉肌群活化 準備姿勢: 將彈力帶固定稍低一點的位置,大概與膝蓋同高。 雙腳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弓箭步,上半身朝左邊旋轉,右手抓住彈力帶。 開始動作: 先將肩膀沿著拉力方向微微向後收回,注意並非夾背,將肩胛收在正中位置並將肩膀吸住,此動作可以誘發旋轉肌群中的

電動輪椅你要知道的五件事

人活著,跟活得有品質是兩回事。 許多輪椅操作者活得都比你我更有品質。   今天想跟各位介紹 電動輪椅 !適用對象在這邊就不給各位太多限制,因為只要你覺得你的腳不夠方便都可以使用。   大家不要把電動輪椅想的太有距離感,把它想像成一雙腳,甚至比我們的腳還厲害…一雙不會累的腳。雖說如此,馬達、機械、零件還是沒有所謂的感覺神經系統,可以去適應不同的環境,也因此發展出很多不同特色的電動輪椅。 一、速度及里程   沒開過電動輪椅也看過他們在路上狂飆吧?!   其實也不能說狂飆,在道路交通法中, 電動輪椅的所有規範都跟行人一樣 ,因此 最高速度會被規範在 10km/hr ,大概是人搶黃燈過馬路的速度吧。至於里程則需考慮電池的容量,電池容量大一次可以跑更久,但相對比較重也比較貴。最基本也都會有15公里以上。 二、控制系統   電動輪椅動力來自電池的電力,至於控制的部分很像人的骨骼神經系統。   上控制器(控制模組) : 控制訊號產生,可以是搖桿、按鍵、紅外線…(類似大腦動作設計) ↓傳送訊號至下控 下控制器(動力模組) : 處理器,將搖桿及所有按鍵整合並做出定義(ex: 紅色按鈕要讓輪子順時針轉,類似大腦動作處理) ↓傳送至動力裝置 動力裝置 : (類似骨骼肌肉)接受處理後的資訊做出轉動或伸縮。因此電動輪椅轉彎與一般摩托車不一樣,並不是靠龍頭手動轉向,而是 靠左右輪的轉動速度差來決定方向 的。 *電動輪椅與電動代步車定義上的差別也是在手動轉向或是輪差轉向。 三、環境與目的 馬達馬力及安全坡度 :電動輪椅均會接受測試,必須根據環境做出適當的選擇,若經常需通行斜坡或是住於半山腰的, 馬達的品質 及 最大安全坡度是 很重要的參數,未注意可能造成馬達損耗上升、爬坡困難甚至容易翻車噢。 跨階與避震能力 :馬路上有許多不友善的環境,小小的門檻或是高低差其實難不倒電動輪椅的, 依不同種類可跨越大概3~6公分的檻 ,主要取決於 前輪的大小 ,越大,跨階能力越強,但轉向越不靈活。 驅動輪的差異 :電動輪椅分類主要分為前輪、中輪、後輪驅動。差別如下表。 前輪驅動 中輪驅動 後輪驅動 驅動輪位置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