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0的文章

前庭那件小事 - 治療篇

嗨各位~~~前庭的單元又回來了! 從一開始介紹前庭系統的構造功能( 延伸閱讀: 前庭那件小事 - 疾病篇 ),到 前庭那件小事 - 評估篇 了解如何透過評估釐清症狀、找到問題、蒐集前庭症狀相關的線索,緊接著就是我們的重頭戲啦!我們該從何開始幫助前庭患者呢? 治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 緩解症狀、改善身體功能 。制定治療計劃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前庭系統的神經恢復機轉為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最重要的治療概念!前庭神經恢復機轉 前庭神經系統的病變通常來自於半規管的問題,症狀常常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繼續惡化,加上 神經系統的可塑性 ,症狀得以慢慢緩解,而物理治療需要做的目的就是 加速這整個緩解的進程 ,靠甚麼加速呢?         1. 前庭神經細胞復原         在周邊前庭神經發炎時,前庭神經的接受器會暫時失靈,但隨著藥物治療下,功能可慢慢恢復,但研究並沒有針對毛細胞的再生做進一步研究,因此對症狀恢復到底有幾分貢獻目前仍不明。          2. 前庭適應性 (Adaptation) 適應顧名思義就是一個 嘗試 ⇄ 錯誤 (try and error) 不斷調整的過程。 前庭系統的病變常導致左右兩側輸入的感覺訊號不一致, 一邊叫你往東一邊叫你往西, 訊 號混亂 從而造成症狀產生,但 同時大腦也會不斷地針對這樣不一致的訊號傳輸進行修正, 不斷 修正 到我們的人體可以去適應,最終克服。 適應性的應用有 三個原則 : 1. 提供會 引發症狀 的感覺刺激,才具有意義 2. 要 重複不斷地 進行這樣的刺激,才能重塑大腦 3. 適應的產生具有 專一性 ,簡單來說就是用哪方向的動作刺激,患者就只會對那個方向的所產生的不適免疫,因此 建議刺激可包含各種動作平面,如下圖: 圖片來源: https://www.pinterest.com/pin/58124651425434818/          3. 前庭代償作用 (Substitution) 先前的短文 (延伸閱讀: #Talktalk物理治療- 走路都不太穩,該不會中風了? )有提到,影響平衡最主要的三大感覺系統為: 視覺、前庭覺以及本體感覺 。

筋膜最終章:隨時都可以來一點的筋膜訓練

上回我們討論了常見筋膜健康的迷思,還有如何去照顧你的筋膜健康~ 延伸閱讀: 筋膜放鬆好鬆好舒爽?關於筋膜健康的迷思 其中我們提到,要增進筋膜的動作功能,主要需透過 主動的刺激去做訓練 ,才能真正完善筋膜的健康,現在就來看看要如何執行簡單的筋膜訓練吧! 筋膜訓練的四大原則 我們在第一集中提到了筋膜基本的結構與功能,而訓練的原則就與他的結構功能密不可分。 延伸閱讀: 不用休息也可以走得長遠- 一窺筋膜的世界 1. 張力維持: 張力整合結構 是讓筋膜發揮功能的基礎,而在身體中要維持住張力,就需要靠 良好的呼吸運作 以及 好的核心收縮 ,讓比較偏向穩定功能的肌群先活化,同時讓身體有 良好的空間能活動 ,才能讓大肌肉群能好好收縮做出高強度、爆發力的動作。 2. 動作分離: 從小到大,身邊總有你認為「 肢體較不協 調 」的朋友,你或許看不出個所以然,就只是覺得一個怪。通常不協調的人你去細細觀察他的肢體動作,會發現他的手或腳好像被石膏給綁住一樣,肩膀、手肘、手腕全部都一起移動,導致 動作緩慢、精準度下降 ... 所以要有辦法將你的 骨頭都可以分離做出各自的動作 (簡單來說,當一個部位在移動時,相鄰的另一邊可以保持不動,反之亦然)才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做出你最想要的動作。 最常見也是我們人體任何活動都會需要的: 胸肋與骨盆的分離動作 3. 反向力量: 而在做到了動作的分離後,接下來就是更進一步,要 維持張力的情況下做到分離 ,必定就會有兩個反向的力量,像是將 橡皮筋拉緊再彈出去 ,假如在動作時沒有反向力量的支持,要不是失去結構張力,不然就沒有辦法好好產生動作的分離。 4. 從3D到4D(時序性): 而在做到了前述穩定、分離、反向力量,最後的一塊拼圖就是「 時間差 」,也就是每個肌肉、骨頭產生動作的順序。可能有些人聽過在肌力體能領域,稱為 動力鍊 。因為人體不單純只像是一條橡皮筋,把它兩端固定並拉緊(分離與反向力量)發射出去就好,我們存在在這3D的空間中,任何一個動作都有三平面參與其中,如何根據不同的動作需求, 肌肉按照時間順序一一活化收縮 ,最有效率的傳遞力量,稱作是人體運作的藝術也不為過。 隨時都可以執行的筋膜訓練 而既然筋膜訓練是將人體視為一個整體的訓練方式,那訓練內容一定跟我們人體的自然動作模式,也就是 走、跑、跳、投擲 等相關,筋膜訓練的特性就是多平面、全身性、速度性、多樣性

減緩時間與力的威力- 減壓輔具

上一篇 時間與力的威力-淺談壓傷 提到,時間與組織受力是產生壓傷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為了預防或是改善壓傷,翻身技巧、重心轉移減壓是治療師的技能之一。除此之外,輔具的發展也在壓傷的預防與治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若以姿勢去區分,動作機能受損的個案最常被擺在坐姿及躺姿,因此我們也可以將輔具以姿勢分為 坐姿減壓輔具 及 躺姿減壓輔具 ,也就是大家常見的 坐墊 與 床墊 ,其實兩者預防壓傷的方式均大同小異,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壓傷因子中我們可以立即處理的就只有 力與時間 ,因此只要 減少組織受力 或 受力之時間 即可避免壓傷。 地心引力抓不住你,卻能給你壓力與剪力 當我們維持一個姿勢,組織主要會受到兩種力: 壓力 與 剪力 ,時間一久就會產生壓傷。 1. 壓力 : 單位面積中受到的垂直力(正向力)。 所以藉由國中物理所學: P(壓力)=M(正向力)/A(受力面積) ,我們可以得知施力越大與接觸面積越小,所施加的壓力就會越大。那人在坐或躺時要減少壓力,要不是 降低體重 ,不然就是 增加身體跟物品的接觸面積 。 甲:將水瓶正放於海綿上 乙:將水瓶倒放於海綿上,因為瓶蓋接觸面積變小,海綿受到的壓力>甲 丙:水瓶正放,但水量一半,因減少了重量,海綿所受的的壓力<甲 *RJ經驗談 :減少體重其實並非理想選擇,原因是因為體重重的人脂肪多, 坐下或躺下時有厚厚的肥肉(不知道有沒有看過椅子無法完全包覆住身體的個案)形成 最天然的減壓方式 ,完全增加了受力的面積。而體重輕骨瘦如材的個案往往因骨突很明顯,造成受力面積太小,而產生極大的壓力。 因此我們必須設法增加受力面積以減少壓力。 靠著增加 沉入量 (immersion)與 包覆程度 (enveloping)可以增加受力面積,另外也可以將我們坐骨粗隆的壓力分散至兩側的大轉子。 屁股 坐於硬板 沉入量 包覆程度 適形坐墊可達到分散承重位置的作用 紅色箭頭:原本坐姿壓力處 紫色箭頭:分散壓力致雙側大轉子 2.剪力 剪力是一組未對正的力,兩個相反方向卻互相平行的力將物體不同部分拉往相反方向。在人體上是由摩擦力及重力結合造成組織產生拉扯的一個力量。在壓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