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前庭的單元又回來了!
從一開始介紹前庭系統的構造功能(延伸閱讀:前庭那件小事 - 疾病篇),到前庭那件小事 - 評估篇了解如何透過評估釐清症狀、找到問題、蒐集前庭症狀相關的線索,緊接著就是我們的重頭戲啦!我們該從何開始幫助前庭患者呢?治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緩解症狀、改善身體功能。制定治療計劃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前庭系統的神經恢復機轉為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最重要的治療概念!前庭神經恢復機轉
前庭神經系統的病變通常來自於半規管的問題,症狀常常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繼續惡化,加上神經系統的可塑性,症狀得以慢慢緩解,而物理治療需要做的目的就是加速這整個緩解的進程,靠甚麼加速呢?
1. 前庭神經細胞復原
在周邊前庭神經發炎時,前庭神經的接受器會暫時失靈,但隨著藥物治療下,功能可慢慢恢復,但研究並沒有針對毛細胞的再生做進一步研究,因此對症狀恢復到底有幾分貢獻目前仍不明。
2. 前庭適應性 (Adaptation)
適應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嘗試⇄錯誤 (try and error)不斷調整的過程。
前庭系統的病變常導致左右兩側輸入的感覺訊號不一致,一邊叫你往東一邊叫你往西,訊號混亂從而造成症狀產生,但同時大腦也會不斷地針對這樣不一致的訊號傳輸進行修正,不斷 修正到我們的人體可以去適應,最終克服。
適應性的應用有三個原則:
1. 提供會引發症狀的感覺刺激,才具有意義
2. 要重複不斷地進行這樣的刺激,才能重塑大腦
3. 適應的產生具有專一性,簡單來說就是用哪方向的動作刺激,患者就只會對那個方向的所產生的不適免疫,因此建議刺激可包含各種動作平面,如下圖:
3. 前庭代償作用 (Substitution)
先前的短文 (延伸閱讀:#Talktalk物理治療- 走路都不太穩,該不會中風了?)有提到,影響平衡最主要的三大感覺系統為:視覺、前庭覺以及本體感覺。
今天若前庭覺已經受到長期受損無法復原時,人體可以透過視覺或本體感覺來進行代償去維持平衡,例如:人體下肢接觸地面時,不管是關節內或皮膚的感覺接受器,提供更多的感覺輸入來提供更多的本體感覺回饋達到平衡。有些個案也會用視覺來取代前庭覺永久受損的部分。
4. 前庭習慣化 (Habituation)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重複性的刺激來達到閾值的提升,就像俗語說的,如入芝蘭之室,久而 不聞其香,同樣的道理,讓患者長期暴露在一個重複性的刺激一段時間後,會引發症狀的刺激 在大腦所引起的強度就會逐漸減小,所引起的反應也會越來越弱,症狀也就慢慢得到改善了。
物理治療的介入方式,頗為複雜的擺位手法
進行治療前,需先注意若有腦傷、頸部損傷、頸部關節不穩等症狀切勿使用以下手法。治療前需告知患者,過程中可能會有引發症狀產生的不適,不必過度緊張,可以的話治療前勿進食,以免引起嘔吐反應。
治療結束後,需先維持頭部直立約20分鐘至48小時,以免耳石又跑掉。
目前以良性偶發性姿勢性眩暈(BPPV)在物理治療後反應最佳,因此這邊先針對良性偶發性姿勢性眩暈(BPPV)的擺位治療介紹。以下圖片均以右側為患側進行說明。
※延伸閱讀:前庭那件小事 - 疾病篇 了解一下良性偶發性姿勢性眩暈
1.半規管復位 - 伊普萊操作手法 (Epley maneuver)
針對右邊後側半規管的耳石脫位進行的手法,方法如下:
回家後也可以做自我訓練,如下圖所示
步驟一:坐姿下先將頭轉向患側45度
步驟二:維持頭部轉動角度,向後躺下
步驟三:頭轉向對側90度
步驟四:再轉90度,並連同身體一起轉動
步驟五:坐起身,頭回正
2. 半規管復位 - 烤肉式滾動治療 (Lempert roll treatment)
source: Semin Neurol
步驟一 ~ 三: 平躺下先將頭轉向患側90度,再轉向好側90度
步驟三 ~ 四:頭再轉向好側90度變趴姿,每次轉動均停留20-30秒
步驟五 :頭繼續接著轉向好側90度
步驟六 ~ 七:再轉向好側90度,接著起身
3. 管石解脫法 - 西門操作法 (Liberatory Semont's maneuver)
針對右邊後側半規管耳石脫位的另一種手法,分為三步驟
步驟一:將頭轉向好側45度
步驟二:維持頭部轉動角度,向患側側躺
步驟三:持續維持轉動角度,快速轉向對側側躺,維持30秒至1分鐘
4. 耳石異位復健運動 - Brandt-Daroff habituation exercise
不是只有擺位手法,運動介入也非常重要!
針對不同的症狀,例如眩暈、協調及平衡異常的部分,可以做的訓練常見的有:
1. 適應性 - 眼球頭部協調運動 (Eye-head coordination exercise)
與評估的眼球-頭部側試類似。有以下幾點原則來設計活動
1. 頭部動作:訓練各種不同方向的頭部活動,活動速度由慢而快。
2. 凝視的目標物:由小而大,圖片由簡單到複雜。
3. 時間:每個活動持續時間建議1-2分鐘,每天3回合。
4. 建議在不同姿勢下訓練,例如坐姿、站姿、走路時。
2. 習慣化 - 姿勢與動作運動 (Positional and movement exercise)
- 建議從此評估量表中找尋挑選最多4個,會引發症狀的動作,每天做2-3次。
- 每個動作建議維持30秒或直到症狀緩解。
- 隨著訓練可增加速度,由慢而快。
3. 代償性 - 卡松庫克西平衡運動 (Cawthorne-Cooksey exercise)
前庭最終章,正式告一段落!
介紹完前庭的這個系列,從一開始介紹解剖構造、功能,到了解評估手法,然後再到今天完整介紹前庭的治療方式,小編已經盡量把前庭系統,以最簡單扼要的方式來解釋 (其實前庭是個更加複雜的存在),希望各位有對前庭更加了解。
前庭一直都是大家比較不熟悉的領域 (包括小編也是),臨床上也比較少可以直接轉介給治療師的個案,大多都靠藥物控制,或選擇一輩子與疾病共處,因此讀完這篇後,希望大家身邊若有親朋好友有疑似前庭的問題,歡迎尋求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協助唷!
大家好, 我是 #9949編
在醫療院所工作的小小物理治療師,看過太多患者及患者家屬因為對疾病不理解而感到焦慮無力,甚至選擇放棄治療!因此我希望可以透過在網路平台介紹各種神經相關疾病來衛教大家~讓大家更加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從而與我們物理治療師一起好好努力讓自己及家人生活得更好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