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22的文章

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傻傻分不清楚

       一般生活中,我們常無可避免的需要彎腰撿東西、搬重物。最常聽見的診斷就是 椎間盤突出 ;而椎間盤突出也不是老年人才有的疾病,甚至在運動員身上、上班族、長期姿勢不良都有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但你知道還有一種疾病叫做 脊椎滑脫 嗎?有很多人在說明自己的問題或是想上網搜尋資訊時,常常將''突出''跟''滑脫''搞混在一起。但這兩者一弄錯,治療方式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呢!就讓我們來好好了解這兩者的差異吧! 基本構造介紹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脊椎裡包含了哪些基本結構。 1. 椎體 : 骨頭的部分,一節節堆疊成脊椎。 2. 椎間盤 : 夾在兩個椎體中間做為 吸震 跟 緩衝 的功能;由 環狀纖維 及 中央核 所組成 (類似好幾層的牆壁包覆住果凍性質的核心)。 3. 除了上述兩者外包覆在脊椎外的還有韌帶、神經、血管、肌肉等。 圖片來源: Google 突出跟滑脫有什麼不一樣?   要注意這兩個問題的發生位置完全不同,一個是發生在'' 椎間盤 ''上的受損;而滑脫則是在'' 椎體 ''上的問題。以下分別說明如何定義這兩種疾病~ 椎間盤 突出 (大多發生在頸椎&腰椎)   由於椎間盤裡頭含有高比例的水分及黏多醣體,因此類似果凍般的性質,是壓不扁的液體。同時,環狀纖維是由一層層不同方向性的纖維軟骨組成,可應付扭轉的動作。   但如果今天椎間盤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時 -->椎間盤被上下椎體的壓迫下 -->裡面的果凍物質就會被擠出來壓迫到脊椎旁的神經。 圖片來源: Google 再來我們會根據椎間盤的受傷程度分為四期。 1. 膨 出 : 椎間盤承受壓力下,裡頭的水分被輕微外擠。 2. 脫出 : 中央核已擠破內層的環狀纖維,但還保留最外層的環狀纖維包覆中央核。 3. 穿透 : 中央核完全貫穿了環狀纖維。 4. 分離 : 中央核形成的碎片跑到了椎間盤外面。 圖片來源: Google 脊椎 滑脫 (主要發生在腰椎)   所謂滑脫就是指椎體與椎體之間發生了相對位移-->脊椎的位置偏離了原始軌道。 根據形成的原因我們

我的孩子怎麼歪歪的—淺談脊椎側彎(下)

上回我們簡單介紹了脊椎側彎的不同類型以及如何觀察家中孩子是否有側彎的風險,相信各位疼愛孩子的家長在記錄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只要發現孩子有生長上不如預期的地方,就會提高警覺!不過也有部分家長對於脊椎側彎還不是那麼瞭解,覺得側彎在孩子長大之後就會好轉,事實上, 脊椎側彎並不會自癒喔! 那麼這回我們就來進一步瞭解對於脊椎側彎的孩子,我們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協助吧! 脊椎側彎會帶來什麼影響? 脊椎側彎不僅會造成外觀上的影響,嚴重的脊椎側彎甚至會導致後續其他的問題!包括造成孩子 生長發育的阻礙 ,而脊柱側彎一般較常見的症狀為背痛,長時間處在身體扭轉的情況下,久而久之,脖子痛、背部痛、腰痛等疼痛便會困擾著孩子,且若側彎發生在胸椎區段,時間久了便會使胸廓發生旋轉、變形,其中的心肺系統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胸廓的擴張能力,那就可能造成胸悶、呼吸不順等問題,而脊椎長期處於非正常的壓力下,在未來也較容易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產生,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得以免骨骼成熟後矯正較不易喔! 脊椎側彎的介入方式有那些呢? 矯正脊椎側彎效果最好的黃金時期,是孩子青春期之前,大約是女孩10-12歲、男孩則是12-14歲,這個時期,因為孩子的骨骼尚未成熟,也就是可塑性較高,選擇適當的介入方式,大多能大幅改善脊椎側彎,但聰明的家長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同時也是 脊椎側彎惡化最快的時期 ,如果不及時矯正,有相當大的風險會快速增加曲度,也就是說,若已發現家中孩子有脊椎側彎,適當的尋求專業協助也是刻不容緩的喔。 治療方式依據側彎曲度不同可分為三種: 曲度<20度:通常會先以追蹤觀察為主。 曲度20~29度:除了需要密集追蹤,更可以藉由伸展、肌力訓練、核心肌群訓練、姿態訓練、呼吸訓練等運動介入,避免或減緩側彎惡化。 曲度介於30~45度:通常需要藉由矯正器材,如背架,防止或減緩側彎曲度的增加。 曲度>45~50度:當彎曲角度>45度,又或者穿著背架仍無法緩和側彎角度的增加,此時就需要 外科手術的介入 ,手術會儘可能拉直脊柱曲線並且加以固定。 圖片來源: https://scottishriteforchildren.org/news-items/bracing-for-scoliosis 還有什麼要注意呢? 脊柱側彎的惡化機率與性別、彎曲部位及骨骼成熟度都有關聯,且脊椎側彎惡化的危險性尤以 青春期 為最嚴重

產後是另一個開始(上)

        繼上篇我們提到了剪會陰這件在婦產科是非常常見的生產方式後,少女們都嚇壞了,但為了使生產過程更順利且不容易有會陰嚴重撕裂的問題,產科還是大多會執行這種手法,為了避免這些人工協助的生產器械介入,維持好骨盆均勻的張力就變得格外重要!         若已到生產時刻但骨盆張力仍較不均勻而導致難產可能性增加呢?關於生產產程中的大小事及對應方式,請參考 產婦交戰手冊—上篇 、 產婦交戰手冊 — 下篇 ,這次來聊聊點不一樣的,大多人都以為生產就是最痛苦的部分,要苦盡甘來啦~但抱歉產後接踵而來的脹奶痛、會陰傷口導致大小號疼痛,一切都正要開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生產後遺症?!身心創傷好疲憊           許多人都以為生產就是成為父母親最難熬的步驟,但事實是生產只是個開始,生產過後許多婦女會先經歷一段骨盆底組織癒合的時期。由於寶寶出生需要產道不斷被撐開,過程中必然會造成 骨盆底肌肉筋膜的拉扯 ,並且 影響到 生殖泌尿功能及排便 功能 ,以上都僅侷限於生理部分的創傷,產婦更常見的是心理上的創傷,造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可參考下圖,為了避免身心創傷,在生產期間給予產婦相對支持就十分重要!         先前的文章有提到,生產過程中激素的分泌,會直接影響到產婦的情緒,在生產過後的喜悅之後可能隨之而來的是寂寞感,因此讓媽媽與小孩做第一時間的連結非常重要,若情緒上的細節沒有處理好,則可能導致像是 急性壓力症(ASD) 等心理創傷,若長時間未留意則可能衍生成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這兩者該怎麼區分呢?我們可以參考下圖。那生理創傷的部分又有哪些呢?接著讓我們來談談骨盆的肌肉系統吧! 到底剪會陰影響了什麼?淺談骨盆結構         上篇文章中有提到,為了避免寶寶出來時造成嚴重撕裂傷,有些產科醫師會選擇先在會陰右下方剪一小刀,使寶寶出來時不會讓撕裂傷嚴重到傷及肛門,但剪會陰的後續就比較少人提到,會陰部也是有許多 肌肉、筋膜以及神經 ,即使醫師們會盡可能避開重要組織,但對於筋膜或肌肉的影響還是不可避免,從後續的超音波的研究中也可以發現, 剪會陰處的組織張力分佈與他處相比是不均勻 ,以下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骨盆底有哪些肌肉,張力不均勻又會如何?         依會陰底部深淺不同,可分成 淺層骨盆底肌、深層骨盆底肌、筋膜層、神經及韌帶 ,不管是 肌肉、筋膜或韌帶,對於臟器的支撐都相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