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妹妹的腳好奇怪喔,是不是扁平足,她需不需要穿鞋墊?」,在治療室不時會聽見爸爸媽媽對於孩子的腳丫有著擔心,而七坐八爬九發牙是我們朗朗上口的發展里程(延伸閱讀: 真的是大隻雞慢啼嗎? - 認識孩子的發展里程碑 ),那麼孩子的足弓究竟是什麼時候發展出來的呢?難道現在沒有足弓,以後就不會有了嗎?必須穿鞋墊嗎?「老師,弟弟的腳是不是X形腿,這樣要怎麼矯正?」,除了針對腳丫外,孩子的腿形也不免會受到爸爸媽媽的注意,難道腿形也是會隨年紀變化嗎? 本篇文章將帶大家初步瞭解孩子下肢隨著年紀增長,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與變化。 足弓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呢? 當我們在站立或行走時,若足弓高度較低,甚至沒有足弓,便是所謂的扁平足,而孩子的足弓發展大約會落在 3至6歲 ,由肌肉、軟組織力量逐漸發展成熟,足弓高度便會隨之增加,也就是足弓會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發展直到孩子九歲時,故當孩子的年齡還小,便還不需要擔心孩子是否為扁平足。 下圖由左至右為扁平足、正常足弓、高弓足 圖片來源: dreamstime.com 當孩子有扁平足的狀況時,便有可能造成疼痛或失能的狀況,例如在足底有疼痛情形或容易跌倒等,而扁平足又可以分為 結構性 以及 功能性 (延伸閱讀: 扁平足的迷思與真相-我有一雙大腳ㄚ? ), 功能性扁平足 主要是因為肌肉骨骼排列、使用不協調造成,故可藉由運動訓練加以改善,然而 結構性扁平足 由字面上的意思便可知,屬於先天性結構的問題,此時便需要以 鞋墊 等輔具介入(延伸閱讀: 足底問題的及時救星-鞋子裡的鞋墊 ),減少孩子在活動及生活上的阻礙。 O形腿與X形腿 依照孩子正常的成長與發展,腿部會在某些時期出現所謂的O形腿,而有些時候又會呈現X形腿,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原因主要來自膝關節的骨骼在成長時,內外側的不對稱。 簡單來說,孩子自 出生至約18個月 時,大多為些微的 O形腿 ,所以剛開始學習走路的孩子看來兩腳會較為分開,除了因為要增加支撐底面外,腿形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而當孩子達 18至30個月 大時,通常我們便會看到孩子 雙腿呈直線 ,但接著 3至4歲 的孩子,腿部又會變成 X形 ,最後,直到 8至10歲 時,腿形才會趨近於成人的 筆直樣貌 。 下圖由左至右為正常腿型、X形腿、O形腿 這樣說來,大家可能會有個疑問,我們到底什麼時候要特別留意孩子的O形腿或X形腿呢?若為以下幾種情形,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