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接續上一篇的肌腱炎,除了肌肉與肌腱幫忙我們產生動作外,身體裡還有一些重要的小零件來輔助我們的動作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也就是 腱鞘 。當腱鞘發炎時,就會變成所謂的腱鞘炎。而最常聽到的就是媽媽手啦,但腱鞘究竟是甚麼?為甚麼會發炎?以下跟著我一探究竟吧~ 腱鞘是甚麼? 沒錯,人體就是比想像的還要複雜很多。甚麼肌肉肌腱筋膜,現在又來個腱鞘。在你搞混之前先來個大複習吧- 肌肉 、 肌腱 、 筋膜 。 腱鞘又稱 滑膜 ,組成與肌腱很類似。主要包覆在肌腱外面,像隧道一樣,可以將肌腱與筋膜做分隔, 減少肌腱在滑動時的摩擦力 。另外腱鞘也會 製造滑液 (類似蛋清的稠度),增加肌腱的潤滑度, 同樣漸少動作時產生的摩擦 。通常在關節處都可以發現腱鞘的存在→所以說肩膀、手臂、手、腿及腳都有腱鞘! 我們舉個手部的例子,如下圖可以看到手指關節有好幾個腱鞘,這幾個腱鞘會組成所謂的 滑輪系統 ,所以當我們手指彎曲的時候,藉由滑輪系統可以更有效率地將力量從肌肉傳遞至關節。所以也可以 把腱鞘想像成滑輪系統中的滑輪,上面有潤滑油幫助肌腱在滑輪上順暢的滑動,同時順利帶動關節產生動作 ! 甚麼原因會造成腱鞘炎? 腱鞘炎,顧名思義就是 腱鞘發炎 。通常 周邊的肌腱或肌肉傷害 都有可能影響到腱鞘,最常發生的原因為過度使用。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當腱鞘與肌腱之間長期滑動下,腱鞘需要承擔更多的摩擦力, 因此腱鞘會開始變厚或是增加滑液,此時 就可能壓迫到周邊的組織產生發炎 。像是全職媽媽,長時間抱小孩、打掃等需要用到手腕或大拇指的動作就容易出現腱鞘炎,俗稱 媽媽手 (全名為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別忘了腱鞘片及全身關節,不是只有手會出現喔! 除了上述的原因外,以下整理所有可能造成腱鞘炎的原因: * 重複性的活動 :音樂家、運動 員、上班族 (打字)、牙醫等等 * 突然的扭傷或拉傷影響到腱鞘 * 其他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 全身性硬化症、糖尿病、痛風、淋病。(這些疾病較容易影響到關節而提高腱鞘炎的發生) 症狀 在症狀的部分,可以從幾個重點下手。首先,發炎的症狀不用多說,就是紅腫熱痛。再來腱鞘的位置多在關節附近, 因此症狀多會出現在關節周圍 。再來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或是有無上述的疾病來判斷自己是不是腱鞘炎。 以下簡單描述常見的症狀: * 關節或腱鞘處腫脹 :腱鞘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