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各位~~~前庭的單元又回來了! 從一開始介紹前庭系統的構造功能( 延伸閱讀: 前庭那件小事 - 疾病篇 ),到 前庭那件小事 - 評估篇 了解如何透過評估釐清症狀、找到問題、蒐集前庭症狀相關的線索,緊接著就是我們的重頭戲啦!我們該從何開始幫助前庭患者呢? 治療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 緩解症狀、改善身體功能 。制定治療計劃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前庭系統的神經恢復機轉為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最重要的治療概念!前庭神經恢復機轉 前庭神經系統的病變通常來自於半規管的問題,症狀常常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不再繼續惡化,加上 神經系統的可塑性 ,症狀得以慢慢緩解,而物理治療需要做的目的就是 加速這整個緩解的進程 ,靠甚麼加速呢? 1. 前庭神經細胞復原 在周邊前庭神經發炎時,前庭神經的接受器會暫時失靈,但隨著藥物治療下,功能可慢慢恢復,但研究並沒有針對毛細胞的再生做進一步研究,因此對症狀恢復到底有幾分貢獻目前仍不明。 2. 前庭適應性 (Adaptation) 適應顧名思義就是一個 嘗試 ⇄ 錯誤 (try and error) 不斷調整的過程。 前庭系統的病變常導致左右兩側輸入的感覺訊號不一致, 一邊叫你往東一邊叫你往西, 訊 號混亂 從而造成症狀產生,但 同時大腦也會不斷地針對這樣不一致的訊號傳輸進行修正, 不斷 修正 到我們的人體可以去適應,最終克服。 適應性的應用有 三個原則 : 1. 提供會 引發症狀 的感覺刺激,才具有意義 2. 要 重複不斷地 進行這樣的刺激,才能重塑大腦 3. 適應的產生具有 專一性 ,簡單來說就是用哪方向的動作刺激,患者就只會對那個方向的所產生的不適免疫,因此 建議刺激可包含各種動作平面,如下圖: 圖片來源: https://www.pinterest.com/pin/58124651425434818/ 3. 前庭代償作用 (Substitu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