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中小寶貝扶著家具,慢慢站起來的時刻,是否讓身為家長的各位眼眶泛淚、感動滿滿呢?為了讓孩子更進一步的跟上發展里程,有些爸爸媽媽會使用「學步車」,也就是俗稱的「螃蟹車」,希望可以達到讓孩子「學習走路」的效果。然而,「學步車」真的有幫助到孩子嗎?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必要的嗎?這次我們就來談談所謂的「學步車」究竟是否對於寶貝們有所益處吧! 圖片來源: https://stock.adobe.com/ 你也用過學步車嗎? 大多使用學步車的家長們,都是在寶貝「學會」走路之前所使用,希望可以藉此幫助寶寶學習走路、避免孩子跌倒碰撞,甚至讓家長有喘息的時間,不需要時時刻刻看照孩子。但是,這樣常見的嬰兒用品,卻被美國兒科醫學會禁止製造與販售,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談談孩子在走路時,所需使用的動作,包含 重心移動到一隻腳,好讓另一隻腳可以跨步向前,並再次把重心轉移到前方腳 ,接著重複以上的過程,而這樣的動作模式,會讓孩子學習並且 練習軀幹的穩定度、重心轉移的能力、跨步的交替動作以及動態動作的平衡與穩定 ,簡單來說,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充分的學習與練習以上幾個能力,但在使用學步車的過程中,孩子的身體會被固定在坐椅上,雙腳只要輕輕推動就可以往不同方向前進,這會讓孩子缺乏練習控制、支撐自己身體的機會,不需要自主控制來避免跌倒,也會降低讓下肢承重的程度,如此一來就 大大限制了孩子提升肌肉力量與動作學習的機會 。 不僅如此,以下再詳細向各位說明美國兒科醫學會之所以不建議使用學步車的原因: 養成錯誤動作模式 如同前段所提及的,當孩子被固定在學步中,孩子們所呈現的步態方式並不一定是理想的,畢竟輕輕一推,滑輪就能讓孩子往不同方向移動,孩子的步伐會稍短一些,而且,為了移動,孩子的身體大多會前傾較多,有時候學步車甚至會使孩子產生踮腳尖走路的步態。 延遲步態學習 雖然有了學步車的輔助,不需要擔心孩子跌跌撞撞,但這樣過多的身體支撐與固定,反而會使孩子缺乏自主控制身體穩定、支撐自己體重的機會,也大大影響了孩子正確肌肉使用能力、正確步態執行。 人身安全危害 讓孩子待在學步車中,看似可以免除寶貝跌倒、撞傷的危險,然而,容易滑動、移動的學步車,反而也可能讓孩子因為移動速度太快,而撞到家具、產生物品掉落砸傷的風險,又或是從台階掉落的危險也不在少數,其他常見的傷害原因,也包含寶寶掉出學步車外。 學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