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個問題是大部分治療室的「大人」心裡的 OS ,「 奇怪,怎麼會有小孩在哭? 」、「 欸欸 老師,小孩也要做復健喔? 」、「 那個小孩有問題嗎? 」,我們在一開始的文章 ( 延伸閱讀: 你何時需要物理治療 ) 就有跟大家提到小兒物理治療也是復健的一部分,所以復健絕對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對象也絕對不是只有大人,那麼,這些小孩,究竟是什麼原因前來接受復健治療呢?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 遲緩兒 」這個名詞,這個遲緩指的是什麼?正常來說, 小孩隨著年齡的成長,會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包含: 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人際和自我照顧 ,而依據不同的年齡,有所謂的發展里程碑,若發現小孩的能力沒有依循著里程碑,明顯落後於同年齡的小朋友,那麼極有可能是發展遲緩。舉例來說,我們常說七坐八爬九發牙,指的就是小孩大約七個月大的時候會自己坐,八個月大的時候會爬行,若是小孩一歲了還不會爬,那麼家長應該要有所警覺,小孩的發展可能有遲緩現象。 (圖片來源:google) 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先天的疾病、神經生理問題、肌肉損傷,或是後天的心理、社會、環境,都有可能導致發展遲緩,甚至有些是原因不明的,比較常見的就是早產兒、腦部發育異常(例如:腦性麻痺)、染色體異常(例如:唐氏症),以及心理社會環境因素(虐待)…等等因素。 發展遲緩會怎麼樣? 一般來說,若是特殊疾病的小孩,例如上述提到的腦性麻痺或唐氏症,會因為疾病本身而造成肢體障礙,進而在動作、認知等等方面都有遲緩,這樣的小孩在接受復健或特教老師訓練之後,還是可以自己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顧功能,當然同樣特殊疾病的小孩,還是有之間的差異, 需要透過專業團隊的詳細評估及 長期的復健 介入 ,才能確定未來小孩能夠發展到什麼程度。 若是一般的孩童,有些可能在早期介入後就可以追上同年齡的小孩,或者稍微多一些環境的刺激、家庭教養方式改變等等就可以看到小孩的進步。舉例來說,若父母較疼愛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