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的專業說法為腦血管事件(英文為cerebrovascular accident,簡稱CVA),簡單說就是腦部的血管發生問題,主要分成兩種類型:缺血性及出血性。
缺血性中風:
佔腦中風7-8成的比率,也就是說中風病人大部分都是缺血性這種類型,大家可把腦血管想成馬路,缺血性就像下班尖峰時段塞車一樣,車過不去,而發生在腦部就是血管塞車,血過不去,腦部的供血不足,自然會造成腦部組織的傷害。
我們看一下圖片中放大的腦血管,中間有血栓卡在血管中,這會導致血流產生塞車的狀況,血流將會無法順利通行。
出血性中風:
佔腦中風2-3成的比率,大家可把腦血管想成水管,若水管破裂時,水會流出水管之外,那麼腦血管在腦中破裂時,血也會直接流出來進入腦部組織,並形成血腫去產生壓迫,導致腦組織的傷害。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從圖片中看出,因腦血管破裂,血管中的血液流出血管外,那些血液就會直接進入我們的腦部組織,產生影響。
那麼造成腦中風(腦血管出問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呢?
較常見的危險因子主要跟個人的身體狀況以及生活習慣有關。
個人身體狀況包括: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
生活習慣包括:缺乏身體活動、飲食不健康、抽菸、酗酒、熬夜、藥物濫用。
以上的因素都可能讓我們的血管壁變厚使得血液通行空間變小,或是血管硬化讓血管彈性變差而增高血壓,進而造成腦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或腦血管因脆弱而破裂(出血性中風)。然而,造成腦中風的機轉不只上述說的那些,只是整理一些比較常見且用較能讓大家理解的方式說明。
感覺中風都是老人家才會發生的,我這麼年輕應該不用特別注意吧?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代的飲食及生活型態相較於過去有很大的改變,造成這些腦中風的危險因子都潛藏在國人的身體裡,而這些疾病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現在也越來越多年輕人有這些疾病,這也造成腦中風的病人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小編本人就治療過年僅35歲的腦中風患者,沒看錯,就是35歲!!!(若有其他治療過更年輕的,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經驗唷!)
小編在此呼籲大眾注意自己的健康,若有不好的生活習慣也趕緊改正,如果是家中的長輩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提醒他們要配合醫師的指示用藥,千萬!千萬!千萬!(很重要所以說三次)不要嫌麻煩,小編就曾遇過2-3天沒吃高血壓藥就腦中風的病人。
腦中風後會怎麼樣?
我們的大腦是個很複雜的構造,控制人體許多功能,不同部位掌管不同功能,然而,腦中風之後的患者,最主要也是最困擾的症狀就是因大腦神經受損所造成的動作偏癱。
偏癱指的是身體的某一邊發生癱瘓,也就是整個左半邊或是整個右半邊,因大腦運動神經作用的關係,偏癱的狀況會發生在對側,因此若是右大腦半球發生中風則會造成左側肢體偏癱,反之,左大腦半球中風則造成右側肢體偏癱。然而同側也不是完全沒有影響,通常對側會影響高達85%,而同側就是那剩下的15%,所以總結來說四肢都會有肌力衰退的現象,產生肢體的障礙,造成日常功能無法獨立完成,這時候就是復健團隊登場的時候了!
腦中風的病人在中風後的醫療狀況穩定後,即可開始進行復健訓練,腦中風的臨床指引也建議最遲第三天就可以開始進行復健訓練,研究更指出病人若可以越快接受復健訓練,除了可減少腦中風相關併發症發生的機率,也可大大增進病人的功能。那麼,物理治療師究竟要怎麼幫助腦中風的病人進行復健訓練呢?那麼訓練內容又有哪些呢?就讓我們期待之後的文章吧!
By 994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