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孩子連走在平地上也常常跌倒怎麼辦?」,作為家長,無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身手矯健靈活,就算不是國手級的運動員,至少在追趕跑跳碰的過程中不要受傷,然而,有些孩子似乎連我們視為「基本」的行走、跳躍都顯得吃力、不協調,甚至因為常被自己絆倒而弄得渾身傷痕累累,心疼之餘,我們這就一同來瞭解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何謂「發展性協調障礙」? 發展性協調障礙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DCD)指孩子在 動作協調以及學習動作技巧上較為困難 ,包含 動作決策的能力也較差 ,而這樣的情況可能會 持續終身 ,這並非一種學習失調,但卻會影響學習。 換句話說,發展性協調障礙不是因為智能、神經肌肉系統損傷而產生的動作技巧困難,比較像是 神經發展上的失調 ,主要屬於 動作品質 的問題,讓孩子看起來較為笨拙,尤其孩子在遊戲、日常生活中,較其他同齡孩子更容易出現動作困難或動作不協調。 根據統計,大約有5%的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其中, 男孩發生的機率又比女孩高一些 ,此外,發展性協調障礙在亞洲國家並非是少見的學齡兒童問題,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其盛行率大約介於6.1%~16.5%,這類孩子雖然在一般動作上沒有明顯缺陷,仍然能走能跑能跳,但在 更高階的協調活動、平衡活動、球類操作技巧或手部精細動作 等訓練時,常會發現他們相較於同儕,遇上困難的機率更高一些。 圖片來源:https://pxhere.com/en/photo/743357?utm_content=shareClip&utm_medium=referral&utm_source=pxhere 看到這裡,先別急著擔心孩子的未來,雖然這個問題是終身的,但孩子可以藉由一些 動作訓練 來改善其動作技巧,但除了動作方面,發展性協調障礙對孩子還會造成其他面向的影響,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動作不協調對孩子的影響 發展性協調障礙對於孩子的 粗大動作、精細動作、動作決策、平衡、協調 都會造成影響,包含空間感和方向感不足、本體覺較差、動作反應的時間和力量使用不當、動作順序組合有困難等問題,日常生活中,因為動作決策的能力不足、動作順序組合有困難,孩子在 自理 上可能就會面臨一些困境。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個案因為長期動作協調不良,在身體活動量的部份也會比一般正常同齡孩子要少,甚至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