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聽到上年紀的哥哥姐姐們開始出現膝蓋疼痛、無力的狀況,於是到了醫院做檢查。醫生說是退化性關節炎,須要注射玻尿酸、PRP血小板注射等等。甚至嚴重一點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那麼到底要如何選擇治療方式呢?一定要開刀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什麼原因造成?
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聽起來是因為年紀大了、軟骨的退化磨損使得我們關節內的緩衝功能逐漸消失。骨頭與骨頭相互摩擦產生發炎、骨刺。但其實不一定只有上了年紀才會發生;也不是"只會發生在膝蓋"喔!以下列出發生在膝蓋常見的原因:
1。年紀
2。肥胖:可想而知,越重的重量壓在關節上,它肯定不好受。建議BMI維持在正常的範圍。
3。舊傷在膝關節:曾經有半月板受傷或是韌帶撕裂進行手術的,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風險族群。
4。過度使用:像是某些運動需要重複做膝關節的動作就要注意囉!(跪、蹲...)
5。大腿肌肉無力:當肌肉沒有力氣時,就像一家公司少了員工幫忙分擔,此時所有壓力就會集中在主管(膝關節)身上!
圖片來源: Google |
什麼樣的症狀須要注意?
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會有所不同!但要小心的是:不是膝蓋疼痛、出現腫脹就是退化性關節炎!詳細的評估還是需要經過X光的判讀加上症狀的表現去做診斷-->即便影像上呈現退化,也不代表你真的有退化性關節炎!
整體而言你可能會出現的症狀:
*當你做動作時明顯出現疼痛或僵硬,休息時會改善
*通常只有某一隻腳特別不舒服
*膝蓋彎曲伸直的過程發出喀拉的聲音
*覺得怎麼動膝蓋都卡卡的
*上下樓梯特別有感(痠軟、無力)
*膝關節開始腫脹(內部有發炎)-->早晨特別僵硬
*膝關節有骨刺出現
*嚴重影響行動、睡眠甚至焦慮憂鬱
*開始不敢使用不舒服的腳-->肌肉萎縮-->依賴其他關節穩定-->髖關節、腰不舒服
圖片來源: Google |
不同嚴重程度有不同的治療策略
第一級(最輕微):
不太有疼痛感覺或是非常輕微的症狀-->通常可吃藥物或是做一些運動得到改善。
第二級:
坐久或膝蓋伸直後,出現僵硬、疼痛的狀況-->除了藥物及運動的幫助;可穿戴護膝或是鞋墊減輕膝關節的壓力。
第三級:
軟骨明顯磨損,不管是走路、跑步都有疼痛感。關節腫脹明顯-->須要注射類固醇、玻尿酸等藥物緩解,但只有短暫的效果。
第四級:
軟骨幾乎磨損完,骨頭與骨頭的摩擦產生劇痛,無法行走。-->建議靠手術置換人工關節。
圖片來源: Google |
運動很重要
了解背景之後,不管你是否有退化性關節炎。都應該好好保護你的膝蓋甚至提早預防它的發生。在此分享一個案例:一位阿嬤診斷出是退化性關節炎,膝蓋也非常明顯的腫脹,只要一站立就痛得不得了,只能依靠輪椅。甚至到了要開刀的程度,但老師們不放棄,依然鼓勵她起來做一些運動,慢慢的,阿嬤從愁眉苦臉(懷疑有憂鬱)到每天都很期待來運動。甚至可以自己拿著助行器走路。
所以說,千萬不要放棄任何一絲機會。別被診斷判了死刑~
那麼阿嬤到底做了什麼神奇運動以及如何預防,待下集告訴你唷~
文獻參考:
Knee Osteoarthritis: A Primer. Perm J. 2017;21:16-183. doi: 10.7812/TPP/16-183.
MedicalNewsToday: The stages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嗨~我是#柯夢波丹編
為了讓大家享受健康與追求美好的體態,目前致力於皮拉提斯的教學同時加上物理治療的評估,希望帶給大家最有效率的運動。另外也希望將更完整的資訊轉化為文字讓各位了解並且重視自己的身體唷~快來與我一同分享健康的美好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