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沒注意到新聞?
「物理治療師要修法?」
此次提出修法主要是針對物理治療師法第十二條:
「物理治療師執行業務,應依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
希望能增加物理治療在非醫囑能執行業務的範疇。
一直以來所有物理治療的專業行為都應要有醫師診斷、照會或醫囑才能執行。
不論你是去健保體制下的醫院診所,還是自費物理治療所,都必須要經過醫師一關才能接受物理治療,這樣的情形其實在醫療環境內很合理,分工合作本是各種不同醫事人員存在的目的,復健科醫師會利用各種評估與檢查方法來判斷病患問題大致上為何,確認疼痛為物理治療處理範疇而非內科或其他因素所引起。但在醫療環境外呢?是不是就沒有需要物理治療的地方?
先不論在國外大部分的物理治療師都已可以獨立執業,那台灣目前物理治療的法規是否有跟上專業發展?
其實現在物理治療慢慢延伸到各個角落,像是到各地社區關懷老人家帶活動,或是給出門不方便的個案「物理治療到你家」的居家物理治療;進到一般企業舉辦講座教導大家避免職業傷害和自我保健,以及在競技運動隊伍為選手調整身體狀態…其實物理治療種種發揮專長的範疇已不是醫療行為,卻受限於現行法規沒有其正當性。
圖片來源:www.physioproperth.com.au |
身體有問題就是病人?
常常我們只是肩頸痠痛,卻不知道要如何解決,通常大家就去按摩一下、貼個酸痛藥布, 殊不知沒有理會身體給你發出的警訊,等到身體真的受不了了來個霹靂大爆炸,才會求助復健科。而更多人通常都會等到症狀嚴重影響到生活,才會選擇就醫,而做治療時再跟治療師抱怨療效不夠明顯,為何復原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別讓昨天的痠痛留到今天?還是只是讓你的身體閉嘴一天? 圖片來源:https://www.epochtimes.com.tw/n208697 |
預防勝於治療,而不總是在亡羊補牢
物理治療藉由三大方法「儀器治療」、「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給予健康、亞健康、病患適合的介入,讓身體裡的肌肉、關節、神經、筋膜等組織正常運作,達到預防、增益、改善身體狀況,讓你可以好好面對每一天的活動、工作與挑戰。物理治療師是身體的工程師,而不只是儀器的操作員。
脖子痛儀器套餐:熱敷+電療+頸椎牽引? 圖片來源:http://www.crcare.com.tw/ |
修法過後復健科醫師就沒病人?任何人都可以直接找物理治療師評估治療?
目前修法中只想讓非疾病治療的族群,包含一周練五天的運動員、正常老化的老人家、不時感到肩頸痠痛的上班族…等等,這些族群並不是所謂的病人 ,但他們卻可以從物理治療的評估、介入與衛教得到很大的改善,進一步避免成為真的病人。而真的受到疼痛困擾或是身體功能明顯受限的人還是需求助於醫師,由醫師第一步判斷個案症狀,再選擇需要接受何種處置與治療。
擔心治療師給予危險族群不適當的處置?
有人擔心會不會直接找治療師尋求協助,反而處置不當引發個案危險?
那本是物理治療師的基本養成知識,假如連針對個案狀況給予適當處置都做不到,那真的失去當物理治療師的資格。反而現行健保制度下執業的環境與治療師所學差異甚大,治療師淪為按表操課的作業員,沒有想額外增進自己專業素養的治療師就漸漸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並讓許多人就認為物理治療師無法獨立執行業務。
病史詢問很重要,每一項都不能少 |
所以除了法規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讓民眾知道,我們治療師除了在醫院診所治療病人,還能協助一般大眾對於身體保健有著更進一步的認識,真正實現預防勝於治療,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我是 #動次動編
一名在體育圈打滾的運動物理治療師,喜歡運動更喜歡用運動當作治療介入的手段。努力讓這社會更認識物理治療,更了解運動的好,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動次動起來!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