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威威最近腳很容易用力伸直,還影響到他爬行的動作,醫師說他未來有很高的機率會是腦性麻痺。」、「老師,睿睿被診斷是輕微的腦性麻痺,他走路的時候都會墊腳尖還常常跌倒。」,究竟這個「腦性麻痺」到底是什麼呢?若孩子被醫師確認有腦性麻痺的可能,身為家長能給予什麼樣的協助?
腦性麻痺是什麼?
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的定義為「一種永久性的動作型態障礙,為非進行性的腦部病變受損,多發生在幼兒時期,主要會造成動作障礙,以及其他認知、感覺、溝通、行為異常及癲癇等等的問題,同時也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產生發展、學習上的困難,甚至也會有情緒方面的困難。」,而所謂的非進行性,意思就是孩子的腦部病變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惡化,但是,其他身體結構或功能卻可能會因為沒有活動而產生退步的可能,像是關節攣縮或肌肉緊繃的情形。除此之外,腦性麻痺為一異質性高的症候群,意思就是不論病因、嚴重程度或臨床表徵都有很大的變異性,即使核心特色是動作控制不正常,但其餘的臨床差異性還是相當大,每個孩子的表現還是不同喔。
盛行率的部分,根據統計,男孩發生率多於女孩,而有80~90%的孩子是在3歲前被診斷為腦性麻痺,隨著醫療的進步,早產寶寶的存活率較過去來的高,但在極低出生體重兒(<1500g)的孩子,發生腦性麻痺的比率又比一般孩子高上許多。
腦性麻痺的分類
以下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首先,依照神經動作障礙型式分類:
除此之外,也會出現合併表徵的混合型喔!
忘了什麼是肌肉張力嗎?所謂的「肌肉張力」,指肌肉在靜止狀態下的緊繃程度,是被動的喔,想知道更詳細的內容可以看到先前的文章《我的孩子為什麼懶洋洋?低張力是什麼?》。
另外,也有依照身體受損部位分類:
那有什麼原因會造成腦性麻痺嗎?
我們可以將可能的原因分為三個時期:妊娠時、生產時、出生後。
妊娠時期:指母體感染、受傷,或是寶寶先天性腦部發育不良等
生產時期:生產過程難產、缺氧,臍帶繞頸、吸入胎便等
出生後:腦膜炎、感染、受傷等
簡單來說,只要腦部缺血、缺氧、病變,都有可能產生腦性麻痺,所以,腦性麻痺並不是遺傳性疾病,當然更不是一種傳染病喔!
腦性麻痺的孩子會遇上什麼困難
如前文所述,腦性麻痺的孩子通常會有肢體上的障礙,可能會因為肌肉張力過高、活動度的不足,使身體關節開始產生攣縮,甚至關節脫位。而也就是因為肌肉張力的問題,孩子難以維持坐姿或站姿,維持姿勢時,腦性麻痺的孩子較一般孩子更加耗能;移動也是,對一般人來說簡單的一小步,對腦性麻痺兒來說也許是需要花費相當大的力氣。另外,同樣因為肌肉張力、協調的問題,也會造成孩子吞嚥、語言發展的困難,甚至因為口腔控制能力不足,會有過度流口水的狀況。
圖片來源:https://www.birthinjuryhelpcenter.org/spastic-cerebral-palsy.html
除了動作、身體結構的問題,這樣的孩子也可能由於先天性或後天探索不足,因而造成智能的不足,但並非所有腦性麻痺的孩子都有智能障礙,有些孩子在認知方面是沒有問題的,僅為動作上有所不足。此外,因為孩子的腦部功能較為不足,抑或是維持姿勢的能力較差,使孩子在注意力方面也會產生問題,或因為移動或溝通上有困難,造成孩子在學習、遊戲時,很容易遇到挫折進而生氣,更可能就此放棄不再嘗試,而成為情緒上的問題。
不僅上述的困難,根據統計,約有40%的腦性麻痺兒會有癲癇的現象,而癲癇為腦部異常放電的情形,通常經醫師的診斷及指示下,都可以用藥物來控制癲癇,若癲癇沒有好好控制,亦會對於腦部產生傷害,所以若平時覺得孩子時不時會斷線、發呆,也可能是輕微的癲癇,需要時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喔。
說到這邊,並不是所有的腦性麻痺兒都會有這麼多不同的困難,前文提到,腦性麻痺的表徵變異性相當大,所以瞭解孩子的障礙、困難是什麼,才更能針對個案提出專屬的解決方針喔!
大家好我是 #仙女編
身為與孩子們共舞的物理治療師,除了當孩子王、培養娃娃兵之外,還希望透過簡單的文字讓大眾更瞭解兒童早療的內容,同時也藉由資訊的分享,使大家能深入認知物理治療能提供的各項協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