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環境是不是也會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我該怎麼改善?」
「有沒有甚麼運動是推薦失智症病人做的?」
「當家中有失智症長者時,有沒有甚麼資源可以申請?」
繼上回我們談到了與失智症病人的溝通技巧、簡易篩檢工具及其病理機制,忘記內容的朋友歡迎回顧:失智症—不要再問我你是誰 (上)、失智症—不要再問我你是誰 (中),接下來要來談談物理治療實際介入的部分,很多家屬會詢問治療師關於上述幾項問題,環境設計上怎樣對病人最有益?運動治療該如何介入對病人來說最合適?可以申請的資源或目前現有的照護機構有哪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說明
失智症病人的環境設計上該注意什麼?
因為失智症病人容易有記憶力缺失、認知功能異常、幻視幻聽等問題,因此良好的環境設計有助於失智者可以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日常生活活動。可先從五感的部份去介入:
視覺
- 失智症長輩對於冷色系(如藍、紫、綠)等顏色辨認較困難,因此家中配色以暖色系顏色較為合適,如黃、橘、紅等
- 扶手、轉彎處、及門框都建議用不同顏色凸顯較為安全
- 應避免使用反光材質或線條、壓花等設計避免過於複雜而眼花
- 光線宜柔和不建議使用太昏黃顏色,避免陰影過多引發幻覺、妄想
- 常用的生活電器應以顏色標誌,房間或廁所門上也建議使用「圖像」標示
聽覺
- 建議隔音需加強,吵雜環境容易引起幻聽、幻覺
嗅覺
- 可以選擇病人熟悉的氣味或花香置於房內,提供辨識及記憶自己的房間
- 適當的芳香也有助於提神、安定情緒、降低攻擊力
- 建立「懷舊空間」:擺放老家具、相片或個人物品增加記憶及歸屬感
- 擺放具「現實導向」的物品,如時鐘、日曆等
- 減少不必要的鏡子及鏡牆
- 強調無障礙空間設計,並在危險區域增加隱藏式開關以維護安全,例如瓦斯開關應加以設置安全鎖
物理治療如何協助病人?運動對於失智症的成效如何?
「對症下藥」是治療的大原則,失智症與巴金森氏症一樣,都屬不可逆之疾病,隨著病程的進展,需要介入的重點也不相同,物理治療內容種類繁多,生活化活動、行為治療、認知記憶治療或懷舊治療都是常見的非藥物治療,至於何時介入哪種治療?憑症狀而定,可以依據嚴重程度簡單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如下表所示:
運動對於失智症病人的療效如何?以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根據多篇研究證實,增加身體活動量可以顯著降低老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在「TIME」雜誌中也曾經寫到—修女研究(The nun study),內容探討了為何修女活到歲數很大了,卻很少罹患阿茲海默症,針對腦部活化區域進行探討,發現修女們在認知、記憶等活動時活化狀況都較同齡老年人好,結果探究其生活型態,發現修女們每天的生活規律,吃得清淡且活動量大,到哪都是走路為主,每天也都要負責一些院內的家事,這樣的生活型態,不僅大幅降低了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風險,大量的活動也幫助降低了失智症的患病率。
關於失智症,台灣現有的相關機構及資源申請途徑?
台灣目前現有的相關機構,包含社區資源、機構資源、居家照顧及社會福利的部分,各縣市也都有提供長照管理示範中心,主要提供諮詢服務,現在政府提倡長照2.0計畫,只要找到照管中心就可以從單一窗口得到完整的各項長照服務,包含補助及到府評估等等,當然也可撥打1966尋求協助 (新北市長照管理中心為例:https://www.health.ntpc.gov.tw/basic/?node=10622)
社區資源
- 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照服員到家中照顧)、交通接送至醫療院所就醫或復健,皆屬有專人看管的社區資院,社區也都有定時舉辦社區關懷據點及銀髮俱樂部辦理送餐或健康促進活動,這些則屬於自由參與的部分,其中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及交通接送均有長照補助,但須依失能等級給予補助的比例。
機構資源
- 生活上能自理的健康人:可居住老人住宅(老人公寓)或安養機構,前者以提供住宿、餐飲、簡易醫護為主,以租賃的方式租給生活可自理之長輩,安養機構也有分為可自理生活但仍需他人協助的,例如養生村等。
- 日常需他人協助老年人:長照機構、護理之家、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榮民之家皆屬這類,長照機構也分為養護型、失智型、長期照顧型;分別照顧有意識無自主生活能力(2管患者)、罹患慢性病且有3管(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失智症中度以上行動良好之長輩。
居家照顧
- 包含居家醫護、復健等提供到宅服務,另外也有照服員協助例如沐浴、進食、陪同就醫等服務,除此之外,喘息服務及輔具租借也都包含在長照補助的範圍內,可依失能等級提出補助申請,詳細補助申請流程請參考衛服部社會家庭署:長期照顧輔具及居家無障礙補助簡介
社會福利
- 身心障礙手冊、重大傷病卡、愛心手鍊、喘息服務、外籍護工申請,各類相關之補助及申請流程均有記錄在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包括愛心手鍊之申請,請參考相關連結: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 ─ 社會福利資訊。
大家好, 我是 #9949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