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老了,都快忘記我孫子的名字叫什麼了...」
「前年中風之後好像記憶力就越來越不好了...」
以上情況都是小編真實經歷的談話,上面對談中可以發現有些人情況疑似健忘但不至於到遺忘的程度,有些人則是已經如同確診失智症一般,對於許多事情記不得了,再有人則是腦部受傷後才發現自己的記憶力連年衰退,到底該怎麼區分是不是失智症呢?失智症又可以細分為哪幾種?失智症是不是越來越常見?下面就來跟大家一起認識一下失智症。
失智症真的有越來越流行嗎?
大家都知道台灣目前正步入「老年化社會」,高齡(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逐年上升,但老年人口數多就等於失智症的盛行率越來越高嗎?老化不等於失智,但年齡確實也是得到失智症的其中一個危險因子,由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20年發出的統計圖顯示,年齡越大者得到失智症的比例越高。
那失智症人口數真的有變多嗎?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失智症患者在近10年內成長了一倍之多(如圖示),因失智症而就醫的人口數也正逐年成長中,當身邊越來越多人為此困擾時,當這樣的病症發生在自己親人身上時,我們該如何區辨?又該如何與他們互動呢?我們繼續看下去...
失智症會有哪些特徵呢?
McKhann學者於2011年發表了一篇關於診斷是否為失智症的文章,其中有提到幾項「核心要件 (core clinical criteria)」,以下就讓我們一一來解釋:
- 影響到患者的社會角色:在工作職場上或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均不如前
- 和瞻望或心理疾病不同,失智症退化為漸進式,並非突然發生
- 認知或行為異常
- 對物品的認知概念(objective cognitive assessment)下降
- 3度空間概念變差:對於認人、穿衣等等有困難
- 記憶的提取(history-taking)有障礙
- 記不住新的記憶
- 無法處理複雜的事情(多步驟的)
- 可能導致語言困難:對於拼音、思考要說的話、寫字可能也都有障礙
- 個性、行為改變:對許多事失去動力、提不起勁、失去同理心、社交能力下降
※期刊參考:The diagnosis of dementia due to Alzheimer's disease: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Alzheimer's Association workgroups on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失智症可以被區分成哪幾種?
依「疾病原因」可以被分類為:
1. 退化性失智
-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 最常見的退化型失智,屬於不可逆型失智,早期就會出現記憶力衰退、對人事時地物的辨認異常(disorientation)等問題。病灶及病理變化的部份我們就到下次再來聊聊。
- 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vy bodies)
- 第二常見的退化型失智症,常見症狀除了認知功能障礙之外,還會出現身體僵硬、手抖、跌倒、步態不穩,另外會有明顯的精神症狀,例如幻聽幻視、情緒不穩、妄想等。
- 額顳葉型失智(fro to temporal lobe dementia)
- 早期即會出現人格變化、行為控制能力喪失,常會有不合時宜的行為舉止,且在很早期即會出現語言障礙。
2.血管性失智(Vascular dementia):第二大失智原因
- 因血液循環問題導致腦細胞死亡,間接造成智力衰退。在早期就出現一些身體機能的異常,例如步態不穩、動作緩慢、反應遲鈍、精神症狀等。
- 中風後存活者每年有5%機率可能產生失智,5年內得到失智症的機率為25%,相當於每4人中就有1人會有失智症狀!
- 有帕金森氏症 (Parkinson's disease)的人得到失智的危險性又比一般同齡人高出6倍之多 (延伸閱讀:牽絆一生的疾病 - 巴金森氏症篇 (上))
3. 可逆性失智(Reversible dementia)
- 營養失調導致之失智症,例如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導致神經連結異常,或是因水腦、腦瘤或腦傷等壓迫、導致腦神經受損也可能造成短暫型失智,因梅毒或愛滋病等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也會,此外,過量的藥物服用、酗酒也都可能導致心智改變。
初步介紹了失智症的盛行率、症狀及分類,那失智症的病理機轉是什麼?面對失智症的長輩該如何與他們互動比較恰當呢?我們就下回來討論吧~
大家好, 我是 #9949編
在醫療院所工作的小小物理治療師,看過太多患者及患者家屬因為對疾病不理解而感到焦慮無力,甚至選擇放棄治療!因此我希望可以透過在網路平台介紹各種神經相關疾病來衛教大家~讓大家更加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識,從而與我們物理治療師一起好好努力讓自己及家人生活得更好唷!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