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手麻手痛又不禁讓人想起似乎有個很常聽見的詞-腕隧道症候群。好像上了年紀的女性比較容易得到?所以是媽媽手囉?有人說常打鍵盤也會容易得到嗎?這次就帶大家釐清到底甚麼是腕隧道症候群吧!
避免大家搞混,之前有提到過媽媽手記得複習一下(傳送門:腱鞘炎 - 不是只有媽媽會得の媽媽手)。手麻手痛怎麼有點耳熟,好像在哪看過?(傳送門:胸廓出口症候群 - 意想不到的手麻、肩頸疼痛?(上))
甚麼是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腕隧道症候群是指在腕隧道這個地方有許多組織通過,當其中通過的"正中神經"被壓迫到時,就會產生一些複合的症狀,像是手或前臂的疼痛、感覺異常及手無力。而壓迫到正中神經的關鍵為腕隧道內的壓力上升,也就是隧道變得狹窄、壓迫。至於讓隧道變狹窄的確切原因目前仍不明。懷疑可能是結構的異常或是通過腕隧道的組織產生發炎而變厚、變腫脹去壓迫到神經。
如果一直擺著不處理的話,很可能造成神經永久性的壞死、肌肉嚴重萎縮、影響感覺和動作等等。那麼腕隧道是指哪裡?為甚麼會影響感覺和動作?接下來簡單介紹解剖的部分~
從手腕的部分切一刀下去,我們可以看到裡面的橫切面,而這個橫切面就像隧道一樣有很多組織通過,以手背在上方來說,整個隧道的上方是由多塊腕骨組成,而下方的部分是由橫腕韌帶(或屈肌支持帶)組成。那麼通過這個隧道的就是正中神經及好幾條的屈肌肌腱。(如下圖)由於這整個隧道的組成相對穩固,使得隧道內的空間容易受限。你可以想像當隧道內的空間不足時就會壓迫到神經,而正中神經主要掌管第一到第四指的感覺及大拇指的肌肉控制。所以當通過腕隧道的神經被壓迫時,皮膚的感覺和手指的動作會受到影響。
有哪些狀況容易有腕隧道症候群?
目前得到腕隧道症候群的機率大約每100人會有1到5人得到。而女性又更容易得到(女:男=3:1)。以下分別列出高風險的因子:
1.肥胖:部分文獻有提出肥胖與腕隧道症候群的關聯,但也有文獻提出相反的看法。
2.女性:可能原因為女性的腕隧道先天較狹窄。
3.懷孕:容易引發腫脹而壓迫到神經。
4.外傷:意外或跌倒傷到正中神經。
5.其他健康問題:糖尿病、類風溼性關節炎、手部退化性關節炎及甲狀腺的問題。
6.工作環境:重複性的使用手指、手腕。長時間的使用震動工具,會使手掌或手腕產生壓迫的工作,長時間維持在手腕彎曲或伸直的動作。
7.不良姿勢:如同第6點,若手腕的位置長期處在壓力較大的位置則容易引發腕隧道症候群。
P.S.順帶一提,過去文獻有提到其實電腦使用者與腕隧道症候群並無太大關聯,也就是說手腕使用的強度(震動或施力)與次數共同累積才是主要的風險因子。(但每個人的使用方式不同,僅供參考)
出現甚麼症狀我該注意?
通常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會在晚上睡覺時特別明顯甚至痛醒,另外主要的症狀就是與正中神經被壓迫相關,而多數人兩手皆會出現症狀。以下提供普遍的症狀供各位參考:
1.一般會出現的症狀:主要在第一到第四指會出現感覺異常(麻、刺痛、鈍痛、灼熱),疼痛可能出現在手臂上。再嚴重一點,手指變得笨拙或無力(例如扣釦子變得不順暢、轉鑰匙有困難)
2.在這些情況下症狀會變得更嚴重:睡覺時、手腕或手臂長時間維持在同個姿勢、重複執行手部的動作。
3.執行這些動作後症狀會稍微緩解:變換手部的動作(換個姿勢)、甩甩手。
為了讓大家享受健康與追求美好的體態,目前致力於皮拉提斯的教學同時加上物理治療的評估,希望帶給大家最有效率的運動。另外也希望將更完整的資訊轉化為文字讓各位了解並且重視自己的身體唷~快來與我一同分享健康的美好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