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時都會有病人詢問"抽筋了可不可以運動?""如果都是晚上睡覺抽筋怎麼辦?""是不是要補充那個鉀還甚麼鈉的?你有聽過吧?就那個齁?"...諸如此類的問題。雖然抽筋很常見,不過抽筋這件事其實比你想得複雜許多!嚴重一點還可能是某種神經疾病呢!接下來我們就以幾個常見的小主題為大家解惑~
抽筋與肌肉抽動大不同
抽筋在醫學上的詞彙又稱肌肉痙攣。主要發生在骨骼肌上,也就是我們可以隨意控制的肌肉上(例如大腿肌群、小腿等)。也有可能發生在我們無法用意識控制的肌肉上,例如支配內臟的肌肉(此篇不多作探討)。當我們的骨骼肌突然產生不自主的收縮、甚至產生疼痛以及可以摸到肌肉繃緊的感覺(可能維持數秒到數分鐘),即可懷疑是肌肉痙攣的表現,也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抽筋"。
而發生抽筋的原因很多,主要根據發生當下的狀況及身體狀況做判斷。可能發生在健康人身上,也可能發生在特殊疾病的人身上;可能缺乏營養素也可能是受身心靈影響。由於目前沒有充分的理由去解釋抽筋的病因,所以只能從發生抽筋當下的情境去推測可能的原因。
提到抽筋,有些人可能會疑問"有時候感覺到肌肉在抽動、眼皮的跳動,這算抽筋嗎?"其實在醫學上還有一種稱為"肌肉顫動"的現象。這兩者不太一樣,抽筋比較屬於持續性的收縮,會因為強烈的收縮而感覺疼痛。而"抽動"則是感覺到肌肉跳一下跳一下的,通常不會有疼痛感覺。關於肌肉顫動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囉!
甚麼?抽筋還有分種類?不同類型有不同的處置方式?
由於抽筋的原因並沒有所謂一定是因為甚麼造成的,也是為何它如此複雜的原因。簡單來說各年齡層、各性別都可能發生,而孕婦、運動員或是特殊疾病者(ex:洗腎患者、糖尿病、神經系統病變等)發生的機率又偏高,大多發生於小腿處。
以下針對常出現抽筋的情況分別介紹~提醒各位,有疑問還是要請教專業人員或做深度檢查,不要輕易的對號入座唷~
1.夜晚小腿抽筋:好發於小腿肌群、影響睡眠品質。
何時該看醫生?如何診斷呢?
抽筋通常都是無害的,且不太需要到看醫生的程度。不過當你發現抽筋越來越頻繁、拉筋跟按摩都無效、伴隨腫脹或肌肉無力甚至找不到合理的解釋(例如在劇烈運動後),此時最好看一下醫生確認是不是有其他問題!
至於診斷的部分包含基本的問診(抽筋發生當下的情境、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無服用藥物等等),再來可能會進行血液檢測(確認電解質的濃度及甲狀腺功能)、核磁共振影像(確認神經組織有無異常)及肌電圖測試(確認神經肌肉功能)。
如何預防?多吃香蕉嗎?
回顧抽筋的可能原因,大家應該有發現好像很多種情況都有可能引發抽筋。從另一個角度思考,你可以想成當你身體某部分失去平衡時,身體的問題就很容易出現!雖然看似廢話,不過我們的身體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說維持身體與心靈的平衡也是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功課唷!
說到預防的部分,簡單來說平時就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足夠的睡眠及釋放壓力等。如果你是容易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發生抽筋,那麼就要好好檢視自己是否在運動前的暖身沒有足夠或是缺乏水分及電解質。另外,肌肉過度疲勞也可能影響,也許是為了保護身體免於受傷而產生的抽筋,所以適度的調整運動量也很重要!
很多人都會說要多吃甚麼甚麼?這部分大家可以自己查閱每日電解質的建議攝取量,總之鈣、鎂、鉀、鈉是維持我們身體正常運作所需的電解質。至於每種食物所含的這些電解質比例都不相同,不是多吃就有幫助!也不是每個人的問題都是電解質不足喔!
P.S. 關於每日營養素大家可參考這個網站→「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
為了讓大家享受健康與追求美好的體態,目前致力於皮拉提斯的教學同時加上物理治療的評估,希望帶給大家最有效率的運動。另外也希望將更完整的資訊轉化為文字讓各位了解並且重視自己的身體唷~快來與我一同分享健康的美好吧~^^~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