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上回我們提到孩子在步態發展中,會不自覺踮起腳尖是因為步態尚未成熟,而這樣的情形也大多會在3歲左右得到緩解,然而,是不是也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寶貝的走路方式,進而使孩子踮起腳尖呢?這回就來簡單幫大家整理幾個會造成寶貝踮腳走路的原因!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
肌力不夠
如同上回提到,剛開始練習走路的孩子,因為肌肉力氣還不夠、下肢穩定度不足,因此孩子會自然而然用小腿肌肉協助出力,形成踮腳尖的方式來增加自己走路的力量(延伸閱讀:孩子踮腳尖走路就是有問題嗎?),這種狀況通常在孩子的肌力進步後可以得倒緩解,平時孩子走累了,大多也能踩平腳板支撐。
肌肉骨骼結構異常
有些孩子也許會因為先天結構上的問題,使之站立、行走時出現踮腳尖的情形,比如腿長不一致、肌腱過短、 先天性杵狀足等,這些原因都可能讓孩子站立時沒辦法踩平腳掌,若懷疑寶貝有相關問題,不妨尋求專業醫療人員評估喔!
神經肌肉相關異常
除了結構的問題,神經肌肉方面的損傷,如患有腦性麻痺的孩子(延伸閱讀:腦性麻痺是什麼?(上)),也可能因異常的張力而不自覺做出踮腳尖的動作,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需要透過踝足部支架等額外協助(延伸閱讀:腦性麻痺是什麼?(下)),幫助孩子穩定住踝足部,避免影響步態發展!此外,還有肌肉失養症等神經肌肉疾病也是可能的原因。
感覺過度敏感
不僅身體結構會影響孩子的動作,部分孩子也可能因為腳底感覺過度敏感,因此走路腳板踩在地面上時,會想要踮起腳尖,減少腳底接觸地面的面積,以減少地面給予的感覺刺激,這樣的情形則較容易在有自閉傾向的孩子們身上見到。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
那麼身為家長,該怎麼知道孩子踮腳的情況是否需要近一步處理呢?
遇到孩子踮腳尖走路,各位家長們先不要過於擔心,在孩子學習行走的階段,本來就會依照個別孩子的發展狀況,出現不同的走路模式,可能短時間還會有看起來像O型腿、X型腿或是腳跟內翻的情況(延伸閱讀:老師,我的孩子是不是腳有問題?),建議各位愛護孩子的家長們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喔!
若發現孩子的腿部,尤其腳踝附近或小腿的肌肉較為緊繃,又或是無法在腳板踩平的情況下承重站立,以及動作協調不佳,甚至有其他動作技巧、動作發展方面的問題時,則可以試著尋求醫療人員的建議!還有,若發現平時孩子較為抗拒眼神接觸,會重複同樣的動作模式,也可能需要尋求進一步的評估喔!
大家好我是 #仙女編
身為與孩子們共舞的物理治療師,除了當孩子王、培養娃娃兵之外,還希望透過簡單的文字讓大眾更瞭解兒童早療的內容,同時也藉由資訊的分享,使大家能深入認知物理治療能提供的各項協助!
留言
張貼留言